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以工代赈典型案例之六——汉中市留坝县: 留坝县紫柏街道念好“三字经”组织群众以工代赈促增收
来源:县域处 发布时间:2023-07-26

  紫柏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把推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作为撬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的“杠杆”,在小留坝村通过探索实施“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以工代赈赈济模式创新拓展项目,念好引、教、建“三字经”,多渠道组织农村低收入劳动力、易地搬迁户就近就业增收,“赈”的初心不断显现。

小留坝村以工代赈项目推进会

  一是宣传“引”,营造浓厚氛围。项目启动前,各村以召开村民代表会、院坝说事会、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座谈会等契机,向群众介绍以工代赈项目概况、需要务工人数、务工人员工资等情况,并鼓励村上的党员同志带头参与务工。用好紫柏街道微信公众号、各村组微信工作群,及时发布招工信息,宣传相关政策。利用常态化“进知解”活动,各帮联干部入户点对点宣传,让更多群众都能够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同时,村“两委”挨户上门动员,对于个别没有技能的脱贫户,耐心劝导,打消疑虑,切实激励他们通过勤劳双手,建设家园,增收致富。

  二是培训“教”,提升务工水平。该项目主要包括乡村旅游环境整治、旅游道路系统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蔬果采摘体验园及配套设施、文旅融合配套设施5个方面29个子项目,涉及面宽,种类复杂。县人社局安排10万元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劳动技能培训,街道及时制定《就业培训工作方案》,根据劳动力务工需求,聘请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采取“集中授课+工地实操+基地实训”等多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从施工安全、施工材料选择要求、材料比例、砌墙技术等方面言传身教,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并保存影像资料。目前,累计开展菜单式精准培训2场8天200余人次,各村群众就业技能明显提升。

项目施工现场(人工植树)

  三是联村“建”,凝聚发展合力。该项目总投资1165.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800万元。为充分发挥该项目优势,最大限度激发“赈”的效能,由紫柏街道统筹,小留坝村扶贫互助合作社牵头,淘沙坝、大滩、城关、青羊铺4个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参与,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组建确定14个村级施工队,通过共同参与项目建设,更加有效的整合全街道剩余人力、劳力,既增加群众收入,又壮大了各村的集体经济收益。截至目前,该项目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群众180余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90余万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