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函〔2014〕229号
夏永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慎重选择重大项目建设的提案》(第14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您在提案文中提出的加强我省重点项目建设管理的六点建议很好,对我们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委高度重视该提案,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处到人。委主管主任对分管处室明确提出办理建议和提案的工作要求,亲自主持召开有关会议,协调煤电、石油天然气、产业协调、农村经济及基础产业等相关业务处室予以支持,要求对该提案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逐条梳理近几年出台的各项制度、办法和措施,并进行认真答复,对提案中好的意见和建议要进行认真研究并予以采纳。要求委相关业务处室要立说立行,抓紧研究制订进一步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制度措施,使我省重点项目建设管理逐步走上科学、有效、规范的现代管理路子。我委项目处作为工作承办处室,按照您的提案和委领导的要求,及时牵头梳理重点项目管理的有关制度和办法,正在抓紧研究修订和完善相关工作措施,特别是对投资规模大、对全省或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前期策划、论证、可研、筛选等前期工作方面,进一步细化程序和测评标准,确保拟建项目的质量。与此同时及时与省级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衔接,充分发挥已建立的省重点项目联席会议这个平台,共同商讨提升重点项目建设管理的新举措,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重点项目管理工作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二、去年4月22日,《陕西省重点项目推进办法》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3年6月1日起正式公布施行,这标志着我省迈入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新时期。《办法》对我省重点项目工作规划了新的远景、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措施。去年以来,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1.由我委牵头,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研究建立了《陕西省重点产业项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前期论证和后评价过程中,对项目资源代价、排放总量、安排就业、财税贡献、投资强度、综合带动等进行量化评价、综合打分,使我省在重点项目考核及评价方面迈入科学化管理轨道。通过去年的试运行,这个指标体系已经发挥出阶段性的较好作用。
2.对省重点项目计划实行分类管理,对我省确定的54个省重点产业项目进行了考核。去年,我们选择了54个省重点产业考核项目报经省政府同意后,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出台的质量评估体系分季度、半年、全年进行了严格考核。与此同时,对相关要素保障部门、项目所在地政府的服务工作进行了测评,去年的考核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实施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项目带动战略,我省连续10年在重点项目计划中选择投资规模和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一批重大项目由省级领导亲自包抓联系督办,对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委每年选择一批重大项目由委党组每个成员负责联系督查,收到了很好效果。为使项目建设接替有序,近年来,我委及时建立了重大项目库,对符合投资规模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及时征集入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每年重点抓好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促进重点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3.建立了省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去年,按照《陕西省重点项目推进办法》的有关规定和省政府的要求,由我委牵头,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财政、工信等11个省级部门组成了省重点项目联席会议。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1次,主要研究项目建设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去年试运行以来,收效较好。
4.开始实行重大项目选址布局专家论证制度。去年以来,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对事关我省发展大局、社会关注度高、省内多个市(区)竞争的重大项目,实行由省发改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省级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开展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结合相关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环境质量等方面因素进行指标对比评定,省政府根据专家论证和对比评定结果,确定重大项目的选址布局。在这方面,我省咸阳市在各市当中做得相对比较好,咸阳市北塬新区入区项目,目前正在按照市政府要求,组织专家进行逐个评审。
三、今年,我们又选择确定了54个省重点项目产业考核项目,目前已经省政府同意正在进行公示。年初经筛选的32个省级领导同志联系重大项目,我委已经报送省政府办公厅,待省委、省政府同意后,由省委办公厅印发执行。同时,按照我委主要领导的要求,我委12个党组成员每人负责联系包抓一个重大项目也正在逐个筛选确定项目之中。根据一年来《陕西省重点产业项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运行情况,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专家对评测指标和方法抓紧进行修订完善,使今年的项目考核和评价更科学、合理。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目前我们正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组成重点项目联合督查组,对我省重点项目进行全面督促检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
感谢您对我省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4年3月31日
(联系人:王静,电话:8729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