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8〕224号
苏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化交通管制改善雾霾污染的建议》(第36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通过完善道路网络体系来缓解空气污染非常有意义。当前,老百姓对蓝天碧水的美好期盼,是我们做好治霾工作的最大动力。我们将按照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治理雾霾不能等风盼雨,还要主动出击”的要求,切实增强紧迫感,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坚决捍卫蓝天碧水。
2013年以来,我省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组织实施《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和年度工作方案,制定《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要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深入协助推进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继续推进完善交通运输结构,运用多种手段和技术建立雾霾预警体系,使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如下:
(一)完善路网结构,建设绿色交通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和行人步行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提高公共交通通行能力和利用率,通过限制性和经济激励措施,建立过境西安货运车辆避让西安绕城高速制度;二是发展关中城际轨道交通,通过实施《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解决关中城市群综合交通网与其经济高速发展不适应、城际交通结构单一等问题,方便市民出行,减少私家车辆使用。目前,西安至法门寺,西安至韩城等4条城际铁路已经开工;三是进一步完善区域公路网络,加快建设西安外环高速南段、宝鸡过境高速等高速公路和一批国省干线公路,进一步优化区域公路网络,改善道路通行能力,提高通行效率,降低车辆通行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四是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厂区通勤、出租车及环卫、物流等领域加快推广和普及新能源车。
(二)推进雾霾预警体系建立。一是全面提升施工扬尘管控水平。严格管控施工扬尘,全面落实建筑施工防治联动制度,施工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主管部门管理平台联网。加强渣土车运输监管,车辆必须全部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杜绝超速、超高装载、带泥上路、抛洒泄露等现象。二是提升固定源监管水平。深化工业污染源监管,将所有固定污染源纳入环境监管,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面安装烟气在线监控设施。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能力建设,重点企业安装在线检测系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工业园区建设挥发性有机物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三是增强预测预报能力。建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西北区域预测预报中心,市级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单位具备72小时精细化常规预报和168小时潜势预报能力。强化环保、气象、交通等多部门联动,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预报人员,不断提高预报预警准确度,及时并科学地应对重污染天气。
(三)完善鼓励激励机制。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在关中地区实施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调整峰谷电价时段,修订完善《关中地区铁腕治霾专项行动奖补办法》,统筹相关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排放车辆淘汰,新能源使用,高污染天气停车费、公共交通费用补贴减免,环保能力建设等方面。研究出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奖补政策,推行政府绿色采购。
(四)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环保平台。一是科学编制污染源排放清单,构建区域环保监管智慧平台,实现空气质量数据、重点污染源数据、执法监管等信息的互联共享和动态更新,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精准度,实现对环境质量及污染源排放情况的靶向管控。二是提升科学治霾水平。开展大气污染特征及源解析、机理、模型及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臭氧等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并进行应用推广与集成示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