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在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引起热烈反响(二)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4-30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做好陕西新时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我省发展改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树立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切实将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贯彻到具体工作中,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发展改革系统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苏陕工作队领队杭海:4月20-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期间,察看了柞水、平利两县5个苏陕协作项目,指出“陕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苏陕工作队作为脱贫攻坚的参与者、见证者,既深受鼓舞,更深感对口帮扶工作责任重大。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苏陕两省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在委党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着力加强与苏陕两省相关部门沟通对接,落实苏陕协作毛绒玩具、纺织服装等社区工厂、扶贫车间订单,强服务、保生存、稳生产;协调两省互访对接、沟通联系落实人才支援等重点工作,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理清思路,花大力气在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扶贫上做工作,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乘势而上,再接再厉,进一步强化精准帮扶、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攻坚合力、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优、进一步强化帮扶干部人才作用发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勉县发展改革局局长金辉:勉县正在为加快追赶超越、建设“三个勉县”(富裕勉县、活力勉县、美丽勉县)、共建全面小康努力奋斗,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动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要求,从六个方面发力:一是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一体推进乡村振兴;二是以扩规提质为关键,释放工业增长潜能;三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四是以扩投引资为引擎,拉动经济企稳向好;五是以扩容扮靓为目标,提升城乡发展水平;六是以绿水青山为标志,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奋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省发展改革委贸服处长费宏亮:作为一名发改战线上的陕西干部、一名老党员,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我们研究制定了《陕西省有序推进服务业复商复市工作方案》,以商贸流通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设立工作专班和任务分工,制定畅通循环、推动服务业复商复市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机制。我们将抓好七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方案,牵头制定陕西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指导意见;二是落实粮食省长责任制,稳住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三是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推进服务业复商复市;四是抓好服务业领域稳投资建设,积极申报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储备;五是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研究面向中亚南亚西亚的商贸物流枢纽、国际贸易通道建设思路及具体举措;六是开展“十四五”服务业、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筹措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清单;七是加强支部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处处长刘军利: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提出了“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等要求,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下一阶段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重点落实“保基本民生”任务。一是全面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在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化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职能。二是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守护好黄帝陵、兵马俑等文化遗存,加强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供给,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黄帝陵文化园区和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积极推进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院改扩建工程,加大对汉长安城等大遗址和文物保护力度,全力完成好十四运会场馆建设任务。三是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稳妥做好复工复产复学工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强化对困难群体救助措施,继续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不断提升特困人员、残疾人、儿童福利等服务机构托底保障能力。

  牛背梁保护区管委会主任王能成: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首站就来到了我们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羚牛谷总书记称赞这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在月亮娅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我清晰的记得总书记讲到“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字一句更让我深受触动。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到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一山之隔的秦楚古道,是咱们中央预算内投资扶持项目,可以说与牛背梁共处大秦岭,如何共抓大保护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时刻铭记总书记“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殷殷嘱托,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严守秦岭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景区建设,致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全力保护秦岭青山绿水,努力把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

  柞水溶洞景区管理处主任霍海东:4月20日习总书记来到我县金米农业产业园,点赞“小木耳、大产业”。我清晰的记得,那天的朋友圈很多人转发了总书记在直播平台的视频和照片,并附着一句话:史上最强带货。总书记带的不仅仅是我们柞水大山里的木耳,更是对山区群众的深情,对摆脱贫困的决心,特别是总书记讲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柞水人,我除了倍感骄傲和自豪外,深切的感受到脱贫攻坚工作和贫困群众在他心中的分量,深切的感受到总书记既要青山常绿,更要万家幸福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目前正在推进的溶洞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周边分布着胜利村、四新村等贫困村,如何通过景区建设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也一直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提升景区旅游品质和品味,通过劳务就业、开办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等方式帮助周边贫困群众增收,不断放大景区对周边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切实把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嘱托和要求落实到我们工作点滴中。

  汉中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僤: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特别是关于保障民生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社会事业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重要民生政策出台,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积极谋划促进幸福产业发展,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实施,为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提供坚强的民生保障。当前来讲,一是加强社会领域项目建设全周期调度监管。全面推行一月一检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月一督办等“四个一”工作机制,对中省预算内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动态监测、提前预警,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如期推进。二是扎实推进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9月底前完成31块球场建设任务。三是深入推进普惠养老、家政服务、普惠托育和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等四大专项行动试点,加快梳理出台支持试点行动的政策承诺清单,指导县区加强试点申报力度,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西安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晓辉:2015年至今习总书记三次来到陕西考察,从“五个扎实”推进发展到“三推动一打造一加强”五项要求,体现出对陕西、对西安的殷殷期望,让人深受鼓舞、倍感自豪。下一步我们的思路,一是将深刻领会讲话指示精神。习总书记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要细心感悟,学懂弄通讲话精神,特别是五项要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作为做好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的总方针总纲领。二是加快落实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要求。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重点工作”,针对教育、医疗卫生、文旅民政等民生行业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制定落实支持基础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特别是面对肺炎疫情,推进西安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三是积极推进民生事业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工作要求以及基础教育、卫生健康、文旅融合等三年行动计划,摸清疫情影响对政策的调整趋向,利用中省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推进民生重点项目立项、资金落实、进度监督等工作。特别是针对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短板,积极推进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西安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市中医医院南院区、市第三医院二期等“十大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为社会事业发展,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贡献力量。

  大荔县发展改革局局长杨宇宙: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黄河、渭河、洛河三河在我们大荔县汇流,抓好黄河流域大荔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县发改局将按照“体现站位、结合县情、便于落地”的原则,坚守黄河安澜底线,加快渭河生态保护长廊建设,启动洛河沿岸综合治理工程,实施黄河滩区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扭住保护治理核心,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综合施策恢复修复沙苑生态,保障洛河水质达标;抓好高质量发展根本,坚持以水定产,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创新引领型工业化集聚发展,全域谋划文化旅游产业,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