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西咸接合片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来源:规划处 发布时间:2022-11-01

  2019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委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西咸接合片区等11个片区获批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2021年2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并报请省政府同意,我委印发《陕西省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西咸接合片区建设的实施方案》。试验区范围包括:西安市高陵区、阎良区、西咸新区,咸阳市兴平市、武功县、三原县,渭南市富平县,杨凌示范区,面积约4215平方公里。主要任务是: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和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等。近期,我们对试验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估。总的来看,两年来有关市县政府能够认真贯彻中省相关部署,按照《实施方案》明确的任务要求,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方面,高陵区印发《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措施,创新形成了“零散盘活、内部盘活、合作建房、宅基地股份合作”四种盘活模式,目前全区共盘活闲置宅基地597宗。在全省首家推出“共享村落”,由村集体统一对外出租运营,收益按照农户和村集体9:1比例分配。

  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方面,高陵区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完善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试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相结合,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操作流程》等文件,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4宗、347.3亩,入市成交总价款1.27亿元。阎良区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土地确权证书发放率达到98.68%,2020年获全国确权登记颁证典型地区。富平县设立土地交易中心,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体系,明确宅基地管理审批流程,进一步规范了建设用地交易行为。积极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目前已处置批而未供国有建设用地29宗,供应批而未供土地1435.33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宗、80.94亩。

  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方面,杨凌示范区积极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制定秦创原现代农业创新版块政策措施,积极打造秦创原现代农业创新版块。充分发挥农业科教优势,不断探索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模式,形成了大学推广、产业链企业推广、科特派创业推广、农科培训推广、媒体推广、展会推广6种推广模式,构建了多元立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目前,杨凌累计建设示范推广基地350个,年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效益达到231亿元。2021年以来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667场次,培训农民8.2万余人次,1130人获得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方面,西咸新区启动建设7个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示范园区,培育扩大农产品全产业链。兴平市建成兴渭、禾益等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8个,培育涉农大中型企业130余家、“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1家、家庭农场223家。三原县建成4大食品专业园区,培育清河食品工业园区、香油产业园区、富硒产业园、陵前产业强镇等6大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陵前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武功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成陕西美农农产品加工基地、西部数字经济产业园、抖音客服中心等一批项目,举办西北网红直播联盟成立大会等活动,2021年电商销售突破50亿元,受到国务院督促正向激励。富平县、阎良区高标准建设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已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67家,年产值约60亿元。富平县尖柿栽植面积达36万亩,奶山羊存栏达到82万只,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富平羊奶粉”“富平柿饼”跻身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单。

  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西咸新区提升互联互通水平,2021年新建市政道路79.5公里、市政雨污配套管网172公里,新增或调整公交线路21条,优化15条,建成区公交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75%。同时,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完成10个村供水设施建设,保障1.4万人供水。兴平市规划19个交通项目,总投资8.93亿元,已完成投资5.1亿元。三原县集中开展农村“三堆六乱”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全县141个村已有40%的村建成投运村级污水处理站。武功县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在南可、马凤台、岗子、上庄等村试点推行村庄规划编制,扎实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国道344武功段、漆水河旅游公路等建成通车。

  下一步,我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强沟通协调,指导市县积极探索实践,全力推动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一是抓好《实施方案》落实,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及时开展跟踪督促,推动试验任务落实落地。二是完善政策举措,适时开展试验区建设评估工作,综合研判改革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三是加强典型案例提炼,加强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总结和典型经验提炼,适时在全省复制推广。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媒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