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省优秀改革案例】西安建工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明显
来源:体改处 发布时间:2021-11-19

  2009年6月,西安市委、市政府以西安市建筑工程总公司为基础,合并西安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组建了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使单一、弱小、零散的建筑资源得到优化和壮大,西安市第一个大型建设企业集团问世。2017年9月,西安建工与世界500强——绿地控股集团开展战略合作,顺利实施了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改实施情况:2016年3月,西安建工与绿地控股集团进行了初步接触,同年12月23日正式启动了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法律尽职调查等工作。2017年9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深改组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增资扩股协议》《职工安置事项处理建议》,9月26日市国资委与绿地控股集团正式签订《增资扩股协议》,绿地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以现金10.7亿元对西安建工集团进行增资,并持有66%股权,市政府持有34%股权。2018年5月16日,公司员工持股机构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成功摘牌西安建工集团15%的股权,企业的股权结构变为绿地控股持有51%、市政府持有34%、企业核心管理团队持有15%,西安建工三元化股权结构确立,标志着混改工作圆满完成。

  混改带来的变化:一是混合所有制三元股权结构确立,法人治理结构更趋完善,企业薪酬制度、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发生深刻变革,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选人用人方面,公司以业绩为导向使用人、考核人、淘汰人,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新入职员工共计1570名,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而主动离职及淘汰322人,目前公司在岗员工3326名,包括一级建造师在内的国家注册类专业技术人员共893人,有328人是混改以后新进。同时,摒弃论资排辈的旧观念,对企业的高管副职不再按资历深浅排序,统一以姓氏笔画排序;对各下属单位统一按业绩大小、贡献多少排序。对外合作方面,探索实施“平台+合伙人”模式,始终关注客户需求、超越客户希望,坚持“对接大客户、进入大市场、承揽大项目”、“跟着资本走,带着资本走”、区域合作、合伙人制、企业收并购等。

  二是发挥企业品牌的叠加效应,西安建工迅速由市属企业成长为业务遍布18个省(市、自治区)的全国性建设企业,实现了在建筑市场中以政府项目为主、与世界500强央企同台竞技的跨越。近年来,承建了山东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海南儋州污水处理厂项目、新疆阿富准铁路站房项目、西藏领峰国际物流园项目等重大项目,同时积极探索布局海外市场,承揽了泰国电信大楼项目。

  三是运用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幅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资本运作与资金管理方面,金融机构授信总额超过150亿元,在陕西、四川顺利收购多家资产资质双优良的建设企业,并同步推进对浙江、宁夏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与并购事宜。

  四是妥善处理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维护了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与社会稳定。经过2013年集体企业改制和2017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共计安置职工6828人,累计支付各类改制费用约3.7亿元,提供了社保年审、养老信息变更、退休职工待遇领取认证等服务项目,未发生因混改引发的群访上访事件。

  混改主要成果:2018年西安建工进入西安市百强企业第11位,2019年跃升至第8位,2020年跃升至第4位,主要经营指标复合增长率超过60%。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9.24亿元,同比增长25.17%;实现利润总额6.75亿元,同比增长31.91%;实现新签合同额645.8亿元,同比增长13%。近年来,西安建工共荣获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级BIM技术应用奖项20余项,400多项省市级创优工程和创新成果,国家专利110多项。西安建工建设了西北地区首家建筑产业化基地,公司的城市旧桥无损顶升再利用技术,自主研发的超大型、多用途摊铺机关键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国内三万多公里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实践验证。

  西安建工将借力混改东风,持续推进“施工、开发、投资、设计、运营”五大板块协同快速发展,奋力向全国一流的千亿建设企业集团迈进。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