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城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航空城集团”)是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以下简称“航空基地”)于2016年8月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金60亿元,是航空基地唯一的开发建设、产业培育和资本运营主体。截至2020年底,集团总资产超过192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2亿元,参控股企业63家,主体信用评级AA+,形成了以公用事业、产城开发、金融投资、通用航空、现代服务、物流商贸为主的六大核心业务板块。近年来,西安航空城集团赴苏高新集团、珠海华发集团、深圳前海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合肥经开区等先进开发区及集团公司,调研学习深化国企改革的成熟经验和优秀做法,推动西安航空城集团国企改革呈现出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成效显著的良好局面。
理顺政企关系,完善顶层设计——一是围绕政企分开、政资分开,2016年8月正式组建西安航空城集团,成功将政府融资职能剥离,实现了政企分离,将集团定位由基础建设平台、融资平台转向城市开发运营平台。二是加快调整优化监管职能和方式,进一步明确管委会作为出资人对西安航空城集团的监管边界和监督体系,做到有效监管、管放结合,实现了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模式转变。三是构建高效协同的政企关系,进一步理顺管委会与西安航空城集团的业务合作模式,明确项目合作中的责权利关系,以及公益性项目“委托—建设—移交”机制,促进西安航空城集团作为基地急先锋、生力军和金融大管家作用充分发挥。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政治基础——一是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环节,实现了制度化、规划范、程序化,细化集团公司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二是党建引领支部业务深度融合,成立党群工作部,优化党支部设置结构,建立“指挥部+项目部+临时党支部”运行机制。
坚持战略引领,推进转型升级——一是把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作为集团落实国企改革行动的第一项重点任务,累计完成两版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战略规划的严格执行与实施,“十三五”期间,集团资产从111亿元到192亿元,收入从2.9亿元到12亿元,其中市场化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及时调整企业战略目标,2021年将五大业务板块调整为六大业务板块,打造做硬件、做产业、做利润、做品牌、做软件、做收入的重要载体,合理优化收入利润战略目标。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切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全面规范集团层面“党委+三会一层”治理架构体系建设,引入外部董事、职工董事,建设监事会,推动法人治理机构规范性再上新台阶。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等市场化用工制度,在行政发展通道的基础上为干部员工提供专业发展通道,通过以岗定薪、绩效赋薪的形式,实行薪酬能增能减,按照绩效结果进行二次分配。三是加强集团内控审计体系建设,专设内部审计部门,先后出台投融资、绩效考核、预算管理、财务支出、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管理等60余项管理制度办法,建立经营分析会、投资决策委员会等各项会议机制。四是完善优化集团管控体系,调整集团总部职能设置,制定集团管控权限表,明确各管控事项的决策程序,对不同管控模式的子公司进行差异化管控。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构建“大融资”格局——一是优化财务管控模式,主张财务核算和管理分层设计,完善内部科室设置,构建“总账+会计+出纳”人才梯队,在子公司试点财务委派制度。二是完善全面预算管控体系,首次打破以往资金收支预算框架,常态化执行反馈、考核提醒,精准施策提升集团各板块经营管理、成本管控意识。三是持续优化集团债务结构,集团外部信用评级实现“三年两连跳”,成功从AA提升至AA+,创新融资模式,实现了公募与私募资本市场的破冰,近三年累计完成融资120亿元。
加快市场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推进公益类项目开发建设的同时,着力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发挥平台作用,与陕建集团合资组建陕建航城公司,不断延伸业务链条;与绿城合作房地产项目,成功打造区域高品质住房样板;全力推动物流贸易业务实现从零起步到迅速扩张,成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二是探索“以混促改”,激发企业发展活力,通过与专业化民营企业合资新设业务公司,加快物业、车辆、文旅、水务环保等市场化业务拓展步伐,积极发挥各类基金在推进混改中的促进作用,通过入股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公企业,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三是健全高效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建立市场化用工制度和分类考核体系,区分不同功能和类别的公司,突出不同考核重点,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及权重。聚焦主业,持续推进“瘦身健体”,通过开展内部业务专业化整合,将集团公司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提升集团资本运营效率。四是坚持项目为王,助推区域高速发展,开发园区总面积约300余万平方米,成功清零航空七路、蓝天路西延等多条“断头路”,完成21.6km清河河道治理,推动蓝田航空产业园如期开工建设等,为完善航空产业及装备制造配套功能提供了崭新承载平台。
改革实施以来,西安航空城集团逐步实现了以公益性业务占主导向以经营性业务占主导的重要转变,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发展。近三年,集团营业收入实现了年均约50%的增长,市场化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高,财税贡献稳居航空基地前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约占航空基地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0%左右,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正在延续。按照西安航空城集团2021—2025年发展规划,到“十四五”期末集团预计实现资产总额6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净利润10亿元,将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国航空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