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省优秀改革案例】西安高新区实现智慧化监管新模式
来源:体改处 发布时间:2022-08-19

  西安市高新区通过对市场主体开展信用分类监管和风险分级管理,实现差异化管理和风险管理防范,推动传统监管向现代化智慧监管转变。

  一是实施数据归集,整合数据资源。组织全区涉企监管职能部门梳理确定检查事项清单和检查人员清单,全部纳入市场综合监管平台,实施“清单式”管理,确保了“清单之外无检查”。累计归集信息数据1750余万条,采集互联网涉企舆情420余万条。信息数据的全方位、多维度归集,为推动实施综合监管、智慧化分析提供了数据信息支撑。

  二是开展精准分析,推进分类监管。运用数据分析系统,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将17.3万户市场主体划分为A、B、C、D四个信用类别和Ⅰ、Ⅱ、Ⅲ、Ⅳ四个风险等级,统筹编制《高新区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针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市场主体所采取不同的抽查比例、频次等,重点突出对违法失信主体的监管。

  三是优化运行质量,实时共享反馈。依托综合监管平台,同步开发“高新区企业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和手机移动执法终端,自动将抽查检查信息精确推送到被检企业,检查结果最终通过平台统一向社会公示。截至目前,执法人员通过手机端口累计上传监管信息25万条,企业向平台上传检查资料1.5万多条,实现了“零跑腿、零见面”的“云上”监管服务。

  基于市场综合监管平台,高新区各部门间涉企信息互联共享,协同监管、智慧监管和联合奖惩得到了有效贯通,数据赋能作用凸显,风险防范关口前移,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大大提高了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