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我省印发了《陕西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方向、完善了政策举措、细化了任务分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加强统筹谋划、完善落实机制,省级部门密切协同配合,重点围绕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畅通劳动力流动渠道、优化资本供给结构、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提升数据资源价值等开展系列工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序推进。
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探索推行“标准地”供应,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方式,积极运用市场化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截至7月底,全省共出让“标准地”41宗4584.8亩。2018年至今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6.82万亩,处置闲置土地19.33万亩。二是畅通劳动力要素流通渠道。取消全省(除西安市外)落户限制,实现省内户口通迁,推进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开展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并出台相关文件。三是提升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推广“信易贷”模式,完善重点产业链融资机制,促进金融服务精准支持、精准对接。持续推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深化改革,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建设试点已获证监会同意。截至7月底,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企业1606家,其中科技创新专板挂牌企业247家,新增上市企业(含过审)5家。四是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深化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权益分享机制改革,鼓励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成果转化。推进秦创原“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建设,实施“两链”融合科技行动,发布“揭榜挂帅”重点攻关课题。五是加大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完善数字经济制度体系,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已建成数字经济示范园区45个、数字经济示范平台90个,电商服务覆盖全部乡镇和50%左右的行政村。推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政务云网整体架构基本形成。六是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体制机制。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14类项目已进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促进区域交易市场协同发展。
下一步,我委将认真落实国家部署,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结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进一步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提高协同配置效率,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要素的直接配置。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国家试点经验,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在要素配置方面改革探索、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