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索 引 号: 11610000016000152G/2019-00312
发文字号: 陕发改社会〔2019〕1482号
发布机构: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文时效: 有效
标  题: 关于陕西省肿瘤医院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 2019-11-25 14:43:08
关于陕西省肿瘤医院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来源:社会处 发布时间:2019-11-25
省卫生健康委:
  你委《关于报送陕西省肿瘤医院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函》(陕卫规划函〔2019〕390号)收悉。根据省政府投资评审中心《关于〈陕西省肿瘤医院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的评审报告》(陕评审字〔2019〕153号),现就该项目初步设计批复如下:
  一、项目名称
  陕西省肿瘤医院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二、建设地址
  西安市雁塔西路309号陕西省肿瘤医院内。
  三、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本项目建设分为四部分,包括购置必要的医学装备、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建设肿瘤基础科研平台和医学转化中心、进行配套的业务用房的改造。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如下:
  1. 医学装备采购包括:1台SPECT-CT、1台PET-CT、1台高端数字化血管造影设备(DSA)、1套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达芬奇Si手术机器人)、1套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
  2. 信息化建设包括:建立省肿瘤医疗业务协同系统;建立省肿瘤临床数据中心;省肿瘤互联网医联体;省肿瘤MDT系统;省肿瘤科研中心;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实现数据管理的标准化统一管理;建立医院数据中心;实现统一权限管理;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流程优化再造;实现过程监控与闭环管理。
  3. 肿瘤基础科研平台和医学转化中心建设包括: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医学转化中心建设和陕西省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三部分内容,主要增加相关设备,提升科研水平。
  4. 配套业务用房改造部分主要包括:SPECT-CT、PET-CT机房、DSA手术室、达芬奇手术室、TOMO机房、医院信息化能力提升机房、病理部用房、科研转化中心用房、学术报告厅、示教室等,改造部分建筑面积5074.31平方米。新建衰变池一座,建筑面积163.57平方米,容量100立方米。
  四、技术方案
  1. 医学装备
  陕西省肿瘤医院是全省唯一的肿瘤专科医院,并建立了全省唯一的防癌筛查体检中心,该中心在防癌专科体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该院存在现有设备陈旧老化,故障频发,先进医学设备短缺等问题,致使临床工作开展困难。增设、购置新的医疗设备能提高癌症筛查、诊断、评估的精准性,能增加癌症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能降低癌症术后的并发率。医学装备主要采购:SPECT-CT、PET-CT、高端数字化血管造影设备(DSA)、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达芬奇Si手术机器人)、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设备选型详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SPECT-CT

全数字化,自由可变角双探头SPECT;带24排16层或更高端CT系统;投标机型需提供获得美国FDA或欧盟CE认证的同时获得中国CFDA认证的高性能产品

1

进口

2

PET-CT

全数字化,带64排128层CT;投标机型需提供获得美国FDA或欧盟CE认证的同时获得中国CFDA认证的高性能产品

1

进口

3

高端数字化

血管造影设备

悬吊式机架、2K×2.5K的采集影像链、动态平板探测器等

1

进口

4

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

(达芬奇Si手术机器人)

产品组成包括:外科手术控制系统;荧光显影高清晰成像系统;4-臂床旁机械臂系统;多科用途附件器械包;培训用器械包

1

进口

5

螺旋断层

放射治疗系统(TOMO)

环境要求:电源:480VAC,3相(△),60A每相;治疗室热负荷:40,000BTU/hr.峰值=11.72KW/hr;计算机热室热负荷:18,000BTU/hr.=5.28KW/hr;治疗机房:6MV屏蔽

1

进口

  2. 信息化建设
  目前省肿瘤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但依旧存在各系统间数据互通不足,部分基础业务系统及应用系统缺失,机房服务器、存储空间严重不足等问题。本项目信息化建设可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能力、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理顺补偿机制、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全面提高医院监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信息化建设主要技术方案详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信息化设备

1

光纤交换机

光纤交换机-24端口,24端口激活,含24个16Gb多模光模块,三年质保。

2

 

2

数据库服务器

4颗英特尔至强金牌5118处理器,256GB DDR4内存,2块480G SSD硬盘,1块RAID卡,支持RAID0,1,10,配置2个千兆电口,4个10GE光口(含模块),2块单端口16Gb FC HBA卡(含模块),冗余电源,三年原厂质保。

4

 

3

虚拟化服务器

2颗英特尔至强金牌5120处理器,256GB DDR4内存,2块600GB SAS硬盘,2个千兆电口,4个10G光口(含模块),2块16Gb单端口HBA卡(含2个多模光模块),冗余电源。2U静态滑轨套件。三年原厂质保。

12

 

4

核心存储

2U,双控制器,NAS+SAN存储,256GB缓存,8个10GE主机接口,8个16G FC(含光模块),4个4*12Gbps SAS3.0,6块1.92T SSD硬盘,19块1.2TSAS硬盘,6块10TB 7.2K NL-SAS硬盘,块存储基础软件包授权包,智能分级授权,远程复制授权,智能服务质量控制使用许可,三年原厂质保。

2

 

5

备份存储

2U,双控制器,NAS+SAN存储,128GB缓存,8个10GE主机接口,8个16G FC(含光模块),4个4*12Gbps SAS3.0,12块10TB 7.2K NL-SAS硬盘,块存储基础软件包授权包,容灾方案授权许可,智能服务质量控制使用许可,三年原厂质保。

1

 

信息系统

1

陕西省肿瘤远程

医疗业务协同平台

包括:远程会诊中心(升级)、肿瘤专科病理协同平台、双向转诊系统、远程示教系统

1

软件

2

陕西省肿瘤

临床数据中心

 

1

软件

3

陕西省肿瘤

互联网医联体

包括:互联网线上诊疗平台、肿瘤医疗智能辅助系统

1

软件

4

陕西省

肿瘤MDT系统

 

1

软件

5

陕西省

肿瘤科研平台

 

1

软件

6

移动护理系统

 

1

软件

7

医联体HRP

一体化平台

包括:物资管理系统、供应室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统一认证登录平台、门禁一卡通

1

软件

8

建设以电子

病历升级为基

础的医院信息化系统

包括:机房升级改造、内外网环境改造、医疗质控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电子病历升级、HIS升级、LIS升级、临床业务系统提升

1

软件

9

虚拟化资源池

 

1

软件

10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1

软件

  3. 肿瘤基础科研平台和医学转化中心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肿瘤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医学转化中心建设和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主要增加相关设备,提升科研水平。
  (1)肿瘤基础科研平台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是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工作的主要基地,挂靠在肿瘤医院,设有肿瘤基础研究室。随着医院对肿瘤临床应用研究和研究生课题研究的需求不断增加,原有的基础实验室在实验室的规模、实验仪器的种类等方面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本项目的实施,可建成省内一流并能完成肿瘤基础研究的现代化科学研究实验基地。肿瘤基础科研平台主要技术方案详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设备

1

环境工程

及装备建设

通风防护系统及新风补充系统

废气处理系统四套,新风补充系统四套,冷热源系统一套。

1.FISH显微图像自动扫描与分析系统(荧光显微镜+数字图象分析系统),1台;
2.Sanger测序仪,1台;
3.数字病理图文报告系统,1套;
4.第二代测序仪,1台;
5.超声打断仪,1台;
6.QC系统,1套;
7.实时荧光定量PCR仪,1台。

化学性、医疗性废液排放系统一套

污水处理设计为一体化处理设备,主要程序包括:中和-混凝反应-絮凝反应-沉淀-电解-生化组处理-达标排放。

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

主要包括:智能控制生物安全取材工作站、智能控制通风排毒柜、智能控制标本排毒柜等。

2

常规病理诊断平台建设

包括:光学显微镜、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数字病理系统更新升级

3

分子病理技术平台建设

微滴式数字PCR系统(ddPCR)、二代测序仪(NGS)及其配套设备(包括:NEXTSEQ500 测序仪(2台)、超声打断仪、QC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SANGER测序仪、核酸提取仪、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仪(CTC)、DNA倍体分析系统

4

病理会诊平台建设

通过搭建更多的会诊终端,进一步扩大病理会诊中心的辐射力,缓解基层医院的病理诊断技术力量不足的压力。病理部长期为基层医院提供病理技术支持、病理人才培训任务,并能吸纳、接受50余家尚无病理科建制的基层医院的活检、手术标本的病理诊断、会诊及分子病理检测等工作。

  (2)医学转化中心
  医学转化中心主要建立的技术平台包括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数字PCR技术平台、染色体分析及FISH技术平台、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平台、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平台,质谱分析技术平台、高通量基因测序和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各种液体活检技术平台。医学转化中心设备购置详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活细胞工作站

1

 

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1

进口

3

倒置荧光生物显微镜

4

进口

4

分析用流式细胞仪

1

进口

5

化学发光成像系统

1

 

6

凝胶成像系统

1

 

7

紫外交联仪(含杂交箱)

2

 

8

化学发光全波长酶标仪

1

 

9

PCR 扩增仪

5

进口

10

梯度PCR扩增仪

1

进口

11

实时定量PCR 仪

1

进口

12

紫外分光光度计

2

 

13

石蜡切片机

1

进口

14

冰冻切片机

1

进口

15

DNA离心浓缩系统

1

进口

16

台式普通离心机

8

 

17

台式低温离心机

6

 

18

制冰机

1

 

19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

2

 

20

大型溶液过滤器

1

 

21

大容量纯水系统

1

 

22

全自动脱水机

1

进口

23

组织包埋机

1

进口

  (3)肿瘤生物样本库

  肿瘤生物样本库是目前陕西省首家专门收集、处理肿瘤生物样本的信息库,能对西北地区大样本形式的各种肿瘤标本进行处理,样本库数据信息可用于肿瘤分子、遗传、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肿瘤生物样本库主要技术方案详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单位

数量

1

肿瘤生物

样本库管理系统

实现肿瘤生物样本库收集、处理肿瘤生物样本信息的功能,强大的数据、信息处理系统是基本保障,样本库的管理软件升级可实现生物库样本与HIS/PAX/LIS等系统的无缝对接,消除信息孤岛,实时提取、收集样本的临床信息,并可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权限管理等功能。

1

2

液氮塔

(含自增压液氮补充罐)

活检、手术切除的新鲜组织标本在低温冰箱(-80℃)无法长期保存,且断电等意外情况均可能对样本质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液氮塔可长期储存新鲜组织及其他需超低温保存样本,确保样本信息的完整性。

2

3

超低温冰箱及冷链系统

超低温冰箱是生物库的基本设备,可高容量储存新鲜组织、体液、血液、DNA等样本,目前生物库的冰箱难以满足可预见未来的大量生物样本的存储。配备冷链系统可实时监控超低温冰箱的正常运行、预警断电等意外情况引起的失温,避免造成入库样本不可逆的损伤,确保其质量安全。

8

  4. 配套业务用房改造
  本项目配套业务用房改造部分包括:SPECT-CT、PET-CT机房、DSA手术室、达芬奇手术室、TOMO机房、医院信息化能力提升机房、病理部用房、科研转化中心用房、学术报告厅、示教室等,总建筑面积5074.31平方米。改造部位分别位于陕西省肿瘤医院A楼、B楼、放射治疗部、科研楼、职工住宅楼(行政办公楼)等;配套业务用房新建部分为衰变池,建筑面积163.57平方米,容量100立方米。学术报告厅及示教室设备配置详见表1。
  (1)建筑设计

序号

子项名称

面积(㎡)

位置

主要内容

配套业务用房-改造部分

1

SPECT-CT、PET-CT机房

876.40

B楼

负一层

根据核医学科设计要求,设计机房、操作间、设备间、更衣室、分药室、注射室、候诊室、放免室、运动车、留观室、办公室等功能区域,设计医患内外双通道。SPECT-CT、PET-CT机房按照防护要求对墙面、楼面、顶棚进行防护,疏散距离满足设计规范。

2

DSA手术室

131.30

A楼

二层放射科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控制室、造影室、机房、更衣室、空调机房、洗手间等功能区域。根据DSA手术室防护设计要求,对造影室墙面、楼面、顶棚进行防护。

3

达芬奇手术室

1012.05

A楼十层

将西北角两间手术室合并改造为达芬奇手术室,并对十层手术部进行全层改造。其中达芬奇手术室设计满足I级净化要求。手术部设计利用原有洁净走廊及污物走廊,形成洁污分道、避免和防止交叉感染。疏散距离满足设计规范。

4

TOMO机房

292.40

放射治疗部放疗区钴60机房

对放射治疗部直线加速器机房及放射治疗部走廊进行改造。

5

医院信息化

能力提升机房

227.20

职工住宅楼
(行政办公楼)二层、三层

二层东南侧为信息机房,三层西南侧为远程会诊中心。机房设计满足《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501742017要求,疏散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6

病理部用房

1566.80

A楼一层、三层

将A楼一层血库、三层病理实验室改造为病理部。设计试剂室、基因扩增室、NGS实验室、酶免室、取材冰冻室、PCR实验室办公室、细胞室、切片室、免疫组化室、病理会诊室、诊断室等功能,病理部设计满足III净化要求。

7

科研转化

中心用房

703.00

科研楼三层

设计生物样本库、共聚焦显微镜室、荧光显微镜室、蛋白印迹室、基因扩增室、流式细胞室、试剂室、细胞培养室、动物室等,疏散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8

学术报告厅

163.50

A楼十二层

学术报告厅可容纳204人,疏散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9

示教室

101.66

A楼十三层

疏散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配套业务用房-新建部分

1

衰变池(提升新建)

163.57

B楼北侧

新建衰变池一座。南北长13.5米,东西长7.9米,地下两层。地下一层层高为2.0米,地下二层层高为2.8米,其中包含过滤池、衰变池、缓冲池等。衰变池容量100立方米。

  (2)结构设计

序号

位置

子项

具体部位

主要内容

备注

配套业务用房-改造部分

1

A楼

病理

部用房

一层

一层800㎡、三层900㎡病理部装修,由于原楼面功能不发生改变,新图显示部分墙体拆除,荷载减少,故结构无需核算加固。

配合建筑修改,要求楼梯间增加前室和风井,楼面风井开洞周边采用粘钢法加固,规格为150mm×5mm钢板。楼梯间新增隔墙经核算结构板无需加固且宜采用轻质隔墙。

三层

DSA机房

二层

拆老机装新机,功能不变,恒活荷载按照不变考虑。

达芬奇手术室

十层

手术一部进行全面,原手术室板底配筋为双向A10@200及双向B12@200钢筋,板顶负筋均为B12@200钢筋,板厚为180mm,混凝土层级为C30,根据设备荷载复核配筋结果数据,手术室底板无需加固。

学术报告室

十二层

改造装修,功能不发生改变,结构无需核算。

示教室

十三层

原空调机房改为示教室,功能改变,荷载减少,结构无需核算。

2

B楼

SPECT-CT、PET-CT机房

负一层

SPECT\CT机房位于地下二层后装用房顶部,原结构板厚1100mm,受力筋为双层双向C20@140,经计算原结构板无需加固;PET-CT机房对应位置根据场地资料及原结构设计图纸确定板原结构板厚160mm,降板300mm,依此确定板恒载11.5kN/㎡、活载10kN/㎡,原板配筋为双层双向C10@200,经计算原结构无需加固。

 

3

放射治疗部

TOMO机房

放疗区钴60机房

钴60机房改造成TOMO机房

 

4

科研楼

转化中心

三层

科研楼中属于办公功能用房的部分严格控制各房间的荷载,活载≤1.5kN/㎡;基因扩增室现浇板部分下部每块板底跨中与L-3平行布置钢梁,长度5.7米,共三根;其余科研功能用房采用钢梁支撑于预制板底,长7米共38根,加固后各房间活载≤6.0kN/㎡。施工时应铲除原板顶建筑面层,注意保护预制板不受破坏。上做50mm厚C30细石混凝土面层,配C8@200双向钢筋网片;新增墙体采用轻质隔墙,无需加固原混凝土梁。

 

5

职工住宅楼
(行政办公楼)

医院信息化能力提升机房

机房

扩建改造

二层

原设计为宿舍,活荷载由2kN/㎡改为8~10kN/㎡,复核原设计,板顶支座负钢筋需加固。采用增大截面法,增加50mm C30混凝土叠合层,C10@200双向布置钢筋网片。

 

远程会诊中心改造

三层

原设计为活动室,活荷载减小,改造为为远程会诊中心无需加固。

 

配套业务用房-新建部分

1

B楼北侧

衰变池(提升新建)

地下两层

衰变池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采用为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地基基础为丙级,采用平筏基础,基础混凝土强度C30,筏板厚400mm。

 

  (3)给排水设计
  本项目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分别排入院区现有雨水井和污水井;室内生活污、废水采用合流制排水,排入院区现有污水管网;医疗放射性污、废水单独设管道系统排入室外衰变池;医疗重金属离子及有毒有害物质废水使用量较小,各使用科室采用密闭容器单独收集后,定期移交专业处理机构另行处理。A楼热源由地下室换热站供给,热媒为蒸水,其它楼改造部分,无热水点。室外消防用水为市政供水,室内消防用水由消防池提供。室外消防设地上式消火栓;室内消防采用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七氟丙烷无管网式气体灭火系统及配置手提式灭火器(精密设备间及有洁净要求区域配置手提式洁净气体灭火器,其余部位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4)暖通空调设计
  A楼、科研楼空调冷热源为变频多联式空调机组;B楼空调冷热源由本楼内制冷站和换热站提供,夏季提供7/12℃冷水,冬季提供60/50℃的热水;SPECT-CT机房、PET-CT机房、TOMO机房、操作间设置恒温恒湿空调机;达芬奇手术室冷热源为本楼内制冷站和换热站提供,夏季提供7/12℃冷水,冬季提供60/50℃的热水。核医学科、机房、设备间、卫生间等部位设置通风系统。SPECT-CT机房、PET-CT机房、TOMO机房设机械排风系统,平时设计换气次数6次/h,事故通风设计换气次数12次/h,送排风口采用屏蔽风口,排风需经过滤装置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设计换气次数为10次/h;设备间、配电室设机械排风系统,设计换气次数为6次/h。机械通风系统的补风量不小于排风量的80%~90%。
  (5)电气设计
  本工程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为达芬奇手术室,DSA手术室的照明、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涉及患者生命安全的设备;一级负荷为SPECT-CT机房、PET-CT机房、基础病理实验室内的照明、诊疗设备,信息化机房系统用电,医用控制设备、报警系统等,安防系统;二级负荷为空气净化机组用电负荷,医学实验的照明及净化空调机组等;三级负荷为学术报告厅示教室照明空调等其余除一、二级负荷外的其他负荷。洁净区电气设备选型遵循不易积尘、便于擦拭原则;其余场所均为普通环境。主用电源需提供本项目需要负荷约809.3kW,备用电源需提供本项目需要负荷794.3kW。室内采用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弱电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五、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19147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7716万元,其他费用433万元,预备费998万元。
  六、下阶段建议
  1.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细化设计方案中具体建设内容;
  2. 针对国家对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需按照建设计划明确信息化建设必须达到的等级目标和医院自身建设目标;
  3. 完善和优化医院信息化建设支撑平台的网络拓扑架构,明晰网络架构配属关系,以便更好的实现建设、应用和管理;
  4. 完善信息化建设整体方案中,针对内外网络、物联网、移动网络等整体网络的安全应用架构设计并提出较为清晰的安全管理策略;
  5. 根据医院实际需求和国家相关要求、规范,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设计;
  6. 对信息化设备及信息系统投资概算编制进行规范和调整。
 
  附件:1. 学术报告厅及示教室设备配置表
     2. 项目概算评审前后对比表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11月25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